物流行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为什么这么讲?现在大家经常说一个数据,中国物流的费用占GDP的比重是18%,远远高于美国、欧洲,高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其实这恰好说明了物流对中国经济的极端重要性。为什么?这是因为由于中国庞大的国家的经济内在结构决定的。首先,我们的农业是非常分散的,我们的农业现在仍然是分散的家庭的经营单位,农产品要运到城市,要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这个庞大的运输必须要满足,所以这是我们城乡二元结构所决定的、反过来,我们的制造业的产品又要从城市里面运到广大的农村,让农民去消费,这个物流是非常巨大的。 中国经济客观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比如原材料,我们的能源,主要在西部和北边,但是制造中心主要是在沿海地区,所以你要把原材料比如说从内蒙、山西、新疆,从西边北边运到东部沿海这些省份,这些省份加工成产品以后,再运回去一部分。为什么说物流对中国经济如此关键,首先是我们的经济结构、地理结构决定的。比如说农产品,我们算过一个帐,很多的农产品至少有60%是运输成本,比如鸡蛋,西红柿等等。每次当菜价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抱怨说没有得到好处,城市市民也说我们成本高,在这里面,运输成本能占到整个成本的60%。如果我们把这一块压下来,或者我们把这一块中的一部分能够转移给农民,那当然是最大的好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物流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是一个基本的结构决定的。 现在的问题在哪里?比如农产品,为什么每年到农产品的旺季,政策再而三的要高速公路开绿色通道,为什么要开绿色通道?因为农产品没法储存。就是科技,因为我们讲的四化的核心就是科技。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集装箱,这是20世纪物流的一个重大革命。我看过一个报告,集装箱这一项发明把国际贸易运输成本至少降低了40%,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进步。比如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新型的电子信息系统,能够协调信息,比如说通过卫星定位各种手段,能够加速物流的定位,加速信息的沟通。 我觉得两件事,首先政策必须要给力,怎么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拿卡要的问题。还有行政壁垒,乱罚款,乱收费,乱设卡。我觉得技术进步,如果政策到位了,那么我相信这些企业会让技术进步马上到位,中国的企业创新能力是有的,我们不用担心这一点。 第一件事是减负,第二件事就是引导。比如说农产品、日用品,你确实要引导他们成立一些比较大的公司,这个是政府可以做的。第三个就是鼓励,比如说一些能够储藏的产品,它确实需要很好的集散中心,在这个集散中心的土地方面给它一些优惠。其实有一些地方发展确实有一个瓶颈,就是土地供应的问题。所以政府把这三件事真正做到实处,首先做到减负,其次你能够引导规模做大,再者是能够鼓励他,包括在税收优惠,土地政策方面,这三件事做到以后,你不用担心企业活不活,因为企业的积极性是很大的,他有钱可以做了,政府的政策就是引导。 现在的科技非常发达,其实搞物流国外有很多非常先进的经验,比如说大货舱的分捡,现在德国,美国,日本发展出一套完全无人化的系统,就是分捡产品不需要人,完全是智能化。这次国务院提的智能化,智能化这个系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我们现在落实国务院这个文件的核心是各级政府在政策上要做到位,你不要担心企业没有活力,只要政策到位以后,企业引进什么技术那完全是他自己的事,这个他一定会做到,你不用担心,我们也不用去说。 其实企业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有一些主动脉还需要进一步的打通。现在我们看到有一些毛细血管由于企业的发展,它现在已经比较畅通了,但是在总体上来说,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的问题和我们整个经济不均衡的问题,所以导致物流量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主动脉怎么打通?那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讲到了长江黄金水道,打造综合立体的交通走廊,那么这个其实在以前的物流规划里并没有着重讨论,但这次提出来了。这一条走廊其实现在远远没有发挥水道应该发挥的作用,如果把一些梗阻打掉,可能用很少的成本就能够形成一个非常大的交通流量的这样一个体系,那么这样对于包括长江水道,包括南北的一些重载的火车,铁路,能让整个的动脉更加畅通,这也是整个物流这一盘棋里面重要的一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