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政协“打造我市优势产业链,保障重点产业链安全”重点调研组在资本市场学院召开座谈会,就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开展调研,了解相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数字化运用一举解决了港城融合中若干老大难问题,并且有望在港口管理得到更广泛运用,助力深圳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过去在盐田,白天货柜车堵在路上,晚上拖车又找不到停车位,给盐田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困扰,政协委员陆卫平曾反映盐田居民最怕听到的声音就是“倒车,请注意”。没想到,这一情况因为疫情中预约制的施行而一举得到扭转。港城矛盾存在了多年,一直想学新加坡的预约管理,但港口企业管不到港区外面,预约的货柜车经常把路堵死。疫情发生之后,车必须审查后才能进入,数字化运用才算真正发挥起作用,落实了预约制度后交通得到了极大改善。 推动数字化建设会解决很多问题。货出不去了或者货临时存在哪里,都可以依靠数字化来解决,有些看着不起眼的行业也可以发大财。拿拖车停车难来说,就是一个表象,如果解决了信息问题,货车总有货补,对拖车公司来说可以做到人换车不停,让车跑起来就解决了停车难问题。被疫情倒逼,确实使很多原来手工做的事情实现了无纸化无接触。数字化建设是趋势,但建设过程中也有困惑。 比如,很多人不愿意在码头干,只能通过遥控方式减少现场人员,于是投入几百万元完成设备改造,但效益目前并不那么明显。数字化的投入非常大,不是购买几台电脑和服务器就能搞定的事情。小企业参与数字化的压力非常大,也很难操作,建议政府搭建大平台让企业做接口参与进去。数字化一要标准化,二要平台化。政府把数据聚合起来后需要搭建模块,在模块里面分门别类地搭建各种数据平台。个人数据相对容易标准化,企业存在壁垒,行业差异大,建议政府搭建底层的数据模块,之后数据应用共享才有实现互联互通的条件。
|